发布日期:2021-01-21
◎常暘法师
我们学佛人或者修行人,虽然在听一些法,听一些开示,但是这种力量很弱,跟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、业力去抗衡的话,太薄弱了,显得微不足道。我们首先要对这个习气有一个认识。
这个习气其实就是我们日积月累的一种思考模式,然后形成了一种力量。佛陀在经典当中对习气打了一个比喻。就像我们这个杯子每天喝牛奶,喝了以后,哪一天你把牛奶喝光了,杯子里面还是有牛奶的味道。这个就是习气,它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执着。
这个习气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那种舒服的觉受。每个人都在找舒适区,就是让自己比较舒服的那种觉受。有些人性子比较缓慢,有些人可能性子比较急,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,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呀。
有一句话也说“相爱总是简单,相处太难。”因为两个人生活在一起,生活习惯就是习气的展现。有些人喜欢早起早睡,有些人喜欢晚睡晚起,有些人喜欢吃这个东西,有些人喜欢吃那个东西,都是每个人习气的展现。
它发展到第七意识就是喜欢与不喜欢、讨厌。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一个讨厌的人,对这个人有点成见,旁边一个人在他面前讲这个人的好话,他就会觉得特别反感。因为我执我见,活在自我思想的牢笼当中,他很难认识到真相。还有一些人内心很脆弱,自己错了,别人指出他的毛病,他心里也不舒服。其实这些都是侵犯了你的舒适区。
我们人其实最可怕的就是在找那种舒适区。你想保护外在的力量不要去侵略你这个舒适区,那你太痛苦了。你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,但是我们人是群居动物,你必然要与人相处,因为你必然要大家的相互合作,相互的帮助,你才能生存。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,我们去面对自己。
其实我们学佛的人叫求真。真,最重要的就是愿意听真话,经过外在的事来认识真正的自己。只喜欢别人赞叹他,哪怕就是虚伪的赞叹,他觉得听起来都很舒服。这样就是一种愚痴之相。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