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1-01-14
虚云和尚俗姓萧,名古岩,字德清,世居湖南湘乡。父玉堂,母颜氏。清道光年间,父宦游福建泉州,道光20年(公元1840年),虚云诞生后,生母病故,由庶母王氏抚育。
虚云11岁,由祖母作主,以虚云兼祧叔嗣,为定田、谭二门亲事。17岁时,父迫使完婚,但虚云早已立志从佛,虽不得已而与田、谭二氏成亲,然而同居无染,守身如一。
越二年,虚云19岁,至福州鼓山涌泉寺,礼常开法师剃度。离家时写下“皮袋歌”三章与田、谭二氏,表明不贪名利,不恋妻妾,“从今不入红尘队,降伏六根绝思虑”的超凡志向。次年,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。
虚云31岁,行脚至浙南温州雁荡山,学教于天台融镜老法师,三十六岁至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《法华经》,又至岳林寺听《弥陀经》,37岁至天童寺听《楞严宗通》。
公元1882年,虚云43岁,发心朝拜五台山,以报父母深恩。是年农历七月初一日,由浙江普陀法华庵起香,三步一拜,至公元1884年5月下旬始拜抵五台山显通寺,在拜香还愿三年间,曾经历饥寒雪掩、痢疾腹泻、口流鲜血、奄奄待毙、三次大病,幸能逢凶化吉,终达心愿。
嗣后数年,虚云参访名山大川,三衣一钵,踽踽独行,风霜雪雨,毫无倦容。体力日强,步履轻捷。53岁起与诸师同住九华,弘教三年。
虚云自19岁出家至56岁开悟时止,为自度时期,在此37年出家岁月中,虽历尽艰辛,犹生欢喜,每每藉境验心,愈困苦处愈觉心安,所作所为,福慧双修。
公元1895年,虚云56岁以后为度他时期,所作所为,无私无我。到处开荒辟地,不住持现成寺院,不接受丰腆供养。四众弟子前后得戒度者万余人,乞戒皈依者百十万人。他亲手兴建大小梵刹数十,其宏伟者如云南鸡足山的祝圣寺、昆明的云栖寺、广东曲江的南华寺、乳源云门的大觉寺、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的真如寺等。
综观虚云一生事迹,可说是:志大气刚,悲深行苦,云水生涯,历尽艰辛,愈挫愈奋,建树良多,举其荦荦大者,可概括为十项:一、云水天涯,苦修证道;二、提倡戒律,整肃道风;三、中兴祖庭,建寺安僧;四、续法禅门,并弘五家;五、兼摄经教,重视文史;六、兴学育僧,迎纳新进;七、恢弘古风,农禅并重;八、护国护教,为法忘躯;九、启建法会,维护和平;十、福利社会,普度众生。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