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寺院的50条须知-yb亚博全站首页
走进寺院的50条须知
发布日期:2023-09-04
字体大小:
大
中
小
若受师父馈赠物品,得捐款于功德箱内。寺庙之物不分价值,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,而不投一块钱,就足够下地狱受苦,这叫因小果大,后悔莫及!因小果大,可上升为天人,下地狱受苦!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,甚是虔诚,但有些人,不知规矩,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,令人垂涎三尺,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,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,皆不得取食。我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、嚼槟榔,实为不敬三宝行为,并污秽了佛堂清静。应知香烟之气颇毒,可使人致癌,并干扰人之情绪,嚼槟榔非但不雅观,且污染环境卫生,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,若随地吐槟榔汁,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,则罪不可赦也。 进入大殿佛堂内,应穿一般鞋子进堂,当污秽佛堂清洁,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,免污及圣地,而惹罪衍,当得戒守之。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,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,醇香传百里,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,芳香遍满虚空,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。入寺内不踏门槛,需踌脚而入,是为礼也,子曰:“君子不入中门,行不履”。 第5条:进入佛堂内,不得高视佛面,当即低头即作礼拜,更不得溜达作观赏,东张西望第6条: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、喊叫、或躺、或卧、或跑跳
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,天龙八部护法,环境清净无染,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,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,当污及圣地,造成空气污染,病菌传播,若欲吐痰擤鼻涕,当以卫生纸包之,投入垃圾筒内,或至洗手台吐之,以水冲洗,当不患。!凡入佛堂,应旋即佛顶礼,或绕佛唱念佛号,佛言:当得五种福德,一、后世得端正色好,二、得好音色,三、得生天上,四、得生王侯家,五、得涅槃道。而绕佛方向,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。拜佛后当即进出,切勿喧哗。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,举办消灾法会,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;或平时到寺庙用餐,皆得捐献功德金,因所食之物,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,不应白吃的;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,以为佛寺内节庆日,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,而不必捐钱。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,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,但入佛堂拜佛,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,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,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!故入佛堂拜佛之前,应将随身物、衣、帽、手提袋放于地上,而后再行顶礼拜佛,自得福德而不犯,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,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!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、衣、帽、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。还有入佛堂,不可穿木屐或拖鞋,免扰清静及污染佛寺地,来生免堕入马蹄国之地。佛堂中央位置,是主持礼拜位置,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。很多人在佛堂拜佛,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,殊不知已犯礼仪,因一寺主持,需德高才优者,方能当之,佛堂中位为尊。礼拜占主僧之位,为我慢失敬,其罪非轻。女人到寺庙拜佛,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,有失礼仪,跪拜礼佛时,相当不雅观,有碍佛堂庄严,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,扰乱寺众之清修! 这点相当重要,若带小孩到寺院游玩,一定要管制的好,勿让小孩进入殿堂、东奔西跑,或随意动法器,因木鱼、罄之法器,乃龙天耳目,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。 很多人一到佛寺内,就好像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,就大声谈天说地,走路搭肩勾背,随便摄影佛像,带荤肉食物吃食,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,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,如此扰乱出家人清静修行。 持戒精严,自可证得佛性《华严经》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”,持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,而研究佛戒,乃在戒己之心、身、六根而不犯,而非拿来戒律之尺时时去量他人,去诽谤他人之言行,则自己犯戒,何德服人矣!凡入佛寺,遇师父应问讯答:“阿弥陀佛”,不可直称师父法名,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,皆说声“阿弥陀佛”,向师父告别,应说“弟子向师父告假,阿弥陀佛”!于行路中,与师父相遇,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,不得闪避而过。有一点需知的,凡受过五戒,菩萨戒之弟子,遇到出家师父,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,若不知跪拜顶礼,有我慢之态。而向三宝顶礼,乃在消除我慢、我执、我相之心,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,亦可消除业障。入师父房间,应扣三声:若不应声,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,不得强入,可即离去。凡师父在刷牙、洗脸、理发、睡眠、吃饭、休息、打电话、写字皆不宜作礼,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,问讯即可,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,而不分时、地的随便作礼,亦不甚雅观,有碍师父威仪!奉饮食于师,应两手高捧奉食,食物要洗净,若吃过剩余物不可让师父食之。与师父谈话,不得面对师父,应侧立或侧坐,亦不得于高处立,或太远立,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、和颜悦色,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。师若坐,应当在旁站立,若不命坐,不可坐,站立时,不得靠壁斜立,对师父不敬。若有人问汝师父之法号,应当说上某下某,不可直称师父名字,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。 我们入佛寺内之斋堂,或休息室内,不得争位,亦不得高声呼叫 。到寺庙住宿过夜,听到师父打板(安板)通知大众入睡时,应熄灯上床睡觉,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,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,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,其罪亦重,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之规定,不得随便、妄大自为。 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节省开用,不得浪费。勿携带佛寺物品回家私用。 第27条:在佛寺内刷牙、洗脸时,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在佛寺内早起床刷牙、洗脸时,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,免犯不敬,亦是一种礼貌,是为人之礼节。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,消除业障,需心存恭敬虔诚,方得感应,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,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,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,方得感应,若欲笑之,应保持小声,并以袖口掩之。一个人拜佛心诚,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。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。合掌拜佛,定要双手十指并拢,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(胸部中间处地方)处,十指朝天,不可倾斜指向佛,这样是不礼貌的,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,谈到手执香拜佛:皆头不拜,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,若不会执香问讯,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,连续三拜即可,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。 弟子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师伯处拜见时,作徒弟者,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,应待师父先礼拜后,弟子方可依序礼拜,这是长幼有序之礼,应该知晓其礼,方显教养之风。若自己已手持佛像时,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,而手捧持佛像,一定不可低过腰部,得在腰部以上方可。 我们到佛寺礼佛,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,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,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。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,一定要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,不可用口吹掉灰尘,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,更不可用嘴吹散,要用干净布擦拭之,又以经典放在桌上时,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,要放在佛桌内,以示敬重,尤其手不干净,更要洗手后,再捧书本。
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,除放置佛像、香炉、佛灯、烛台、花瓶以外,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,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干净无染,如此方具功德,否则反具业障,供佛不得不慎也! 第38条:有人诵经,游客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寺院安排有专人负责拍照存档,游客不得在师父们诵经或读经时从前走过,或在旁边走动,非但扰人清静,分散诵经者精神,也阻碍龙天护法、法界有情众生听法,其业非轻也。 凡我们诵经礼忏,除调伏自性、体会经义、忏悔造业,若心诚自能感召法界有情、天龙八部来听经,让他们得闻佛法,心生法喜,可消业种善根,皆在欢喜。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,即用嘴巴吹灭,相当不敬的,火不熄,应用扇子打灭,或分成小把,用手振动即熄也,而点香台的火种,亦不可用嘴巴吹之,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。而佛前点香,只插一枝即可,不需执着几枝,有要三枝才可,代表去贪、嗔、痴,要戒除三毒,是平时在心上修行的功夫,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以去除的,经典上亦无此记载的,法无定法,法无执着,心诚礼拜为要,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,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!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,经典之所在,自有龙天护法护持,见佛经如见佛,不可污损佛经,更不可将佛经放在夫妇房间内,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,应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。 一位学佛者,睡觉时,应采吉祥卧,即身体身右侧睡,脚稍弓,左手放于腿上,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,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,睡不昏沉,夜无恶梦。 在佛寺内过夜,是常有的事,佛门本是修持圣地,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,但往往师父慈悲、行方便,我们应该自爱才对,这点很多人都会犯到。若您睡不着,要打灯看书可以,但需缴电费,因寺庙安板后,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,若自己打灯用功,则是私人之便,应随意缴费,这是规矩,不得随便。 凡我们吃剩的饭菜,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水果,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,如此会堕入脏地,不可不知。出家人是僧宝,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,延续佛教慧命,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,我们应常存恭敬心,供养他们一切食、衣、住、行无缺,能为我们开示佛法,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,使我们人生,活得更超越更充实,解脱一切痛苦,升华生命意义,更进一步了解生死,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,当是功德无量也! 参加法师佛学讲座时,不得跟邻座讲话闲聊,扰乱法师讲法,殊不如,法师讲法,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,相当神圣,讲法当中,亦有天龙八部护法,诸天神人,皆云集上空听法,法师在台上演讲,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睡,皆能看得很清楚,有少数人讲话打瞌睡,对一位演讲者而言,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。每逢法师讲法时,应踊跃参加听讲,但决不可打瞌睡讲话,如此保证对您的佛学当大有助益的! 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,当跪拜手捧奉,或受师赠法物结缘,亦需跪受,表示恭敬之意,多人不知此礼节,有人身材高大,站着比师父高,供物站着上供,似居高临下,较为不敬,故身材高者,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后两步距离,不可与师平行站立。 很多人在殿堂顶礼师父,无论师父站在那个方向,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,这是不合乎礼仪的,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,若无佛像,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,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。
热点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