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为禅定-yb亚博全站首页

何为禅定

发布日期:2023-10-30

字体大小:

什么是禅定

禅定,是佛学中一种深入发现“意识”本质的修习方法。是人们不同意识层次的状态,是一种依靠自身,独立实现快乐与喜悦的方法。

这需要从佛学的“三界”观念说起。“三界”,即是人们俗话说的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,在佛学的理念中,世界分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即是“三界”而禅定,即是四禅八定。



四禅八定中的“四禅”,对应着色界生命快乐、喜悦、满足、定静的存在状态。四禅,也对应着八定中的前四种禅定,之后的“四定”,即是无色界生命的“空无”状态。

禅定的境界

禅定依境界分为:凡夫行禅定、义分别禅定、无分别胜义禅定。

凡夫行禅定 

耽着明、乐、无念的觉受,为了追求这些目标而观修,称为凡夫行禅定。

这是世间禅定,和出世间禅定是有差别的,因为耽着禅味,使得所修的禅定善根,很可能成为色界或无色界之因,安住在这些境界的人,一般都不愿意出定。

但只要对明、乐、无分别还有贪执,就和证悟无我的智慧相违,而无法成为解脱轮回的因,所以称为凡夫行禅定。

义分别禅定

这是加行道时,着重修持的禅定,远离了对明、乐、无念等禅味的耽着,但却执着“空”而观修。

修这种禅定是在凡夫行禅定的基础上,观一切万法为空,对初学者而言,这种观修非常重要。因为我们就是执着万法“实有”,才会轮回至今,现在要对治“实有”的执着,“空执”是最好的方便。

但这种“空”的执着并不究竟,它只是阶段性的方便。因为法性平等无二,佛陀宣说空性法门,就是为了破除一切执着分别。如果对空性起了执着,仍有二元分别,就无可救药了,因为能对治执着分别的良药,已经变成另一种“执着”之毒了。所以,执着“空”作为对治力的义分别禅定,不是究竟。

无 分 别 胜 义 禅 定 

禅修时,不但没有耽着乐、明、无分别的觉受,也远离了以“空”为对治的念头,安住在法性无分别的境界中,这就是无分别胜义禅定,又称缘真如禅定。

这种禅定,存在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中。真如,就是“真实如其本来”之意,这是万法的实相,又名“佛性”“法性”“实相”。

而“缘真如”,就是入定于法界实相,无分别也无造作,不偏堕于空或乐明的觉受,这是“禅定度”的本体。这种远离一切戏论的禅定,凡夫阶段很难直接趣入,需要一定的修持次第。

如何禅定

禅定的意思是心无二念,要将心念由散乱状态转至集中状态,再由集中状态而至统一状态,到了统一的状态,便称为定。

统一状态也有不同的层次:由身心的统一,至内心与外境的统一,再进一步,便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。

初修禅定之时,可有许多方法统一散乱的心念,举凡礼拜、诵经、念佛、持咒、梵呗、经行等,都为达到安心、静心和净心的目的,从而因修行而使身心安顿,都是定的功效。

修习禅定

需听外境之声,观外境之景

然不随着外境起舞

心念明明白白,不执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

久之

即可达到见道,证悟空性的境界


热点资讯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