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宗祖庭-yb亚博全站首页

禅堂“克期取证”之兴起——雍正帝与癞头僧的故事

发布日期:2016-12-06

字体大小:


        早年参话头不一定都有禅堂。大家称禅堂内两边的布置为“炕”,其实是广单,过去的禅林清规中,称为“长连床”。一人一尺二寸,晚上在上面睡;比床低五六寸的地方有排凳子,称作“子单”,白天在上面坐。所有子单围成一圈,用于打坐。地面中间有一座佛龛,周围空地用于行香。用“念佛是谁”的死话头来参,并提倡在禅堂来参。
 
        为什么后人将在禅堂参话头称为“克期取证”?是玉琳国师的因缘。玉琳国师是清代开悟的禅师,《玉琳国师传》写的就是这位玉琳国师。他相貌非凡,被称为一代美男子,加之文采超拔,又和朝廷要员有过往,因此很受人关注。他得法后,对禅宗的贡献很大。
 
        玉琳国师认为,凡正规的佛教宗派所倡导的修行法门,一定是大众可行的,不会倡导险峻超拔、只适合某些人的法门。现在有人说:“参话头的功夫只是极少数根基高的人用的,大多数人应该念佛。”这些说法祖师不承认。因为禅门祖庭开篇就是为普通大众打开的甘露之门,哪有不适应的根基?它应该适应遍天下所有众生。玉琳国师的思想在禅宗发展史上影响巨大。他成为国师后,曾对佛门整顿起到巨大作用。
 
        雍正对禅宗当时的破败不堪非常忧虑,遍天下打探玉琳国师的传人,认为只有从国师正脉的传人中才能找到高手和新秀。雍正用心寻找,历经多年,终于找到一位玉琳国师的法孙。这位出家人很平凡,在寺院里是打杂的,平日放放牛、扫扫地。在大家看来,这人是最不可能被皇帝看上的。他不仅相貌丑陋,还长了一头脓包,南方人称为“瘌痢头”。但由于他自称是玉琳国师的法孙,雍正很重视,将他请到京城,单独为他建立禅堂。
 
        雍正将癞头和尚往禅堂一关,说:“你必须在这里开悟,给你七天时间。”让太监把尚方宝剑挂到禅堂门口的帘外,将剑鞘拿掉,剑锋露着。每到吃饭时间,太监就“噔噔”一敲宝剑锋口:“开悟了没有?又少了一天啦!”通过这种方式刺激他。
 
        眼看七天就要过去,癞头和尚心急如焚:“要活不成了,自己的脑袋太容易被皇帝砍掉了。”虽然自己没什么大理想,但是想活命,怎么办?使劲儿参。以前也知道参“念佛是谁”,但哪会像这么急切?他豁出命地要么坐,要么围着佛龛跑香行香。过去出家人生活很简陋,穿的是草鞋,几天时间,草鞋便磨穿了,换新的。每当剑锋“噔噔”一敲,便异常紧张。
 
        第七天终于到了,有次他坐起来,迷迷糊糊地没系紧草鞋带,拖得很长,跑到拐弯处脚踩到带子上,一头绊倒在地,大彻大悟了。
 
        这完全是被逼出来的。还没到时间,门自己开了。癞头和尚出来了,解掉宝剑,太监还不知怎么回事:“皇帝的尚方宝剑你也敢拿?”癞头和尚说:“皇帝?!皇帝要我的瘌痢头,今天我要皇帝的头!”后来与皇帝见面,雍正也认为他确实开悟了。
 
        规定时间逼人开悟,称作“克期取证”。现在凡打禅七的地方,都是以七天为期限,一般到第七天便要考功。方丈和尚会拿着香板,维那师父一敲木鱼,所有人都站立,功夫还照样用,不敢放松。方丈和尚边讲开示边转,看到比较相应的,一香板打下去,同时大喝一声:“道一句!”有的方丈和尚很急切,不只打一香板,而是连着打,边打边说:“道、道、道!”

热点资讯

网站地图